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山东日照渔家乐悄悄转型升级

来源:大众日报 张海峰 刘伟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6日 09:42:15 点击:

  日照市共有17个民俗旅游村,其中东港区15个。去年,仅东港区民俗旅游业户接待游客就达14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8亿元。

  日照15公里长的海滨公路像一条玉带,一边是绿树、大海,一边是全国比较大的滨海民俗旅游区。

  1997年,世代以打渔为生的东港小渔村王家皂东面的沙滩上,立起了“日照第三海水浴场”的牌子,吸引了很多日照周边城市游客。但客人们都是白天来玩,晚上回城里去住。

  有一天,几个临沂人试着打听渔民孙明礼:“你把你的房子拾掇拾掇,我们上你那里连吃带住,行不行?”孙明礼动了心,于是他成了日照市第一个民俗旅游业户。1999年,村支书王开平带领大伙给村子铺设了地下排污管道,美化了村庄环境,到2002年,全村家家户户搞起了民俗旅游。

  王家皂人的好生意让周边渔村有点眼红,任家台、东小庄等村纷纷效仿。

  颇故意思的是这个“东小庄”,如今,在日照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村名,它当今的名字叫“桃花岛”。说起桃花岛,不可以不提周祥声。1999年,老周把几个房间收拾了一下,成了村里第一个民俗旅游业户,当年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很快,村里的民俗旅游业户发展到100多家。

  日照近海岛屿不多,而东小庄就有一个,俗名唤做“逃活栏”。周祥声曾在“逃活栏”周边搞水产养殖,他认定这个岛是搞旅游的宝贝资源。在村里召开的民俗游“诸葛亮会”上,他建议给这个岛子改个好听的名字叫“桃花岛”,进而把村子改名为“桃花岛村”!有一部分人不情愿改,周祥声大声说:“旅游社跟客人打电话,吃住在东小庄,还是吃住在桃花岛,大不一样!”

  2000年,东小庄正式更名为桃花岛村。“从东小庄村到桃花岛村,改的不但仅是名字。”桃花岛村支书苏循清说。

  很快,该村建立桃花岛风情园,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桃花岛游船码头,建设了三星级冲水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及其办公地方。推出了赶海、垂钓、篝火晚会等项目,2004年,该村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村。桃花岛旅游成为日照旅游的一个品牌。

  2003年,周祥声到胶南市琅琊台镇承包了斋堂岛,经营8年,将日照民俗旅游模式成功复制。直到2011年,因身体因素,他才离开那里。而今在胶南当地,民俗旅游已初具规模。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乔家墩子村曾经的写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该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加上海洋资源越来越缺乏,渔民应对转产再就业,昔日以耕种兼捕捞为生的乔家墩子村艰难重重。

  土地征用自然有一部分补偿款,怎么用才最长久?该村最终还是把钱花到滨海民俗旅游上。近些年以来,村集体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改造自来水、硬化街道、污水排放接入管网等。村里开发建设市民安置楼,并请建设规划部门对“民俗渔家”量身定做,设计成十年不落后的新型多功效渔家小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8年,该村率先成立了民俗旅游协会及其民俗旅游接待中心,统一治理模式,民俗旅游向规范化、标准化、可连续化接连不断提高。

  秦楼街道党委书记张守忠表明,日照乡村旅游化进程烙上较为鲜亮的转型期的时代特色。“失地、失海”的内生压力与大众消费的外生需求是民俗旅游最主要的驱使力,在此驱使下,乡村完成一系列转型。农户就业开始实现从农业生产、渔业养殖向旅游服务转型;农村经济开始从农业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型;村落类型开始从农业村向旅游村转型。

  他认为,旅游化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更重要的是在民俗旅游进程中,农民并不是旅游化被动的“局外人”,而是能动的“参与者”。通过参与旅游,农户的经济意识、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得到增强,更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与原有的村规民约、更热心地参与村落建设。同时,农民也希望游客尊重当地文化、爱护本地的环境与资源。通过与游客构筑良性的主客关系,一起维护旅游村的稳定、繁荣与美满。

  五月十八日,记者从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出发向南,不过10分钟,登上一个山坡,便来到了民俗旅游村任家台。村庄不大,但很干净。与别处不同的是,家家户户除了门牌号,外墙还挂着许多别致的灯箱牌:“海贝渔家”、“红太阳”、“天鹅堡”等等,或土或洋不一而足。

  走进一户农家,记者数了数,有9间客房,每间房面积不大,都放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但配有卫生间、空调、电视及其太阳能热水器,收拾得相当利索。

  60岁的房东陈庆香在家收拾房间。由于旅游高峰期很快就到了,刘庆香告诉记者,家里在村西还有两间老年房,大概50多平米,是10多年前儿子结婚后村里划给老两口的。但是这几年,一到夏季,儿子一家都会及其老两口挤一挤,腾出地方来给游客。她表明,一年下来,收入个十万八万”,今年家里准备再添置一辆轿车。

  50岁的村支部书记王者祝拉着记者坐上了村里一条渔船下了海。在附近海上兜了一圈,几名“船员”撒了一网下去,过了半天收上来,只有三五只爬虾、十几条小鱼及其几只海螺。王者祝告诉记者,别看只是这简单的一网,也是他争取来的。由于到了旅游旺季,也就到了禁渔期,但游客来了渔村,都想体验渔民生活,假如不可以下海撒网捕鱼,体验性会大打折扣。为吸引游客,他几次找到海洋渔业部门,改装了5条游船,特意设计了渔网,争取到了可“演示”的捕鱼。

  王者祝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靠打渔为生的人很少了。这个村好处是离森林公园非常近,那里有大海滩,年游客人数超过60万,但接待是个大问题,村里瞄准了这一点,搞民俗游给公园作配套,每年也要接待十几万人,仅仅依靠吃住游综合开发,去年总收入过亿。

还不错
(5)
83.3%
不怎样
(1)
16.7%
感谢您阅读:山东日照渔家乐悄悄转型升级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