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日照是座年轻的城市,外来人口及其商务活动相对少的,日照的酒店旅馆只能按照当地的客流量建设,数量相对有限。一夜里全国突如其来的游客拥到日照,当时日照市区旅行接待单位床位只有1.5万张,而一天来客达3万人,日照旅行治理者一时竟不知怎么样应对。许多旅店不得不把办公室及其会议室腾出来当客房。实在没地方吃饭住宿,有些游客只好露天就餐,白天在日照旅行完了,晚上到紧邻日照的胶南、诸城、五莲、黄岛居住。 本来,游客多了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游客来了没地方住,旅行服务水平及其声誉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谁还会来日照花钱买罪受? 渔家乐“一箭双雕” 先解决燃眉之急是上策,从1999年开始,日照旅行部门开始在沿海渔村中加紧培植渔家民俗风情游度假村,以期来缓解宾馆住宿紧张的窘境。 据日照市旅行局副局长王立新推荐,日照有国内罕见的60多公里的优质海滩,有近百公里的沿海风景带,沿海有许多渔村保持着浓厚风俗的自然风貌,而且,日照在中国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三,是江北惟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些正是发展民俗旅行的比较优势。因为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及其巨大的客源市场,日照渔家乐民俗游的发展速度比日照全市旅行总体步伐还快:如今,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民俗旅行,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游客的0,日前,该市已经有16个村搞起了渔家乐民俗旅行活动,总床位发展到4.2万张,平均每个渔家乐家庭年收入达4万元,多的达到10多万元,2004 年14个村接待了300多万游客,旅行收入达4亿元。其中的王家皂、任家台、桃花岛三个村去年被中国旅行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行示范点”,日照已经成为全国比较的民俗旅行基地,渔家乐民俗游也成为日照旅行的比较亮点。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业内人士同时认为,虽然日照渔家民俗风情游已成为住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的憧憬、民俗旅行的时尚,但日照渔家乐的多数民俗户仅仅限于简单的吃、住接待,娱乐项目及其可参与性活动项目短缺,综合消费水平低,真正达到“休闲、度假的体验目的”为数极少,拉回头客的能力有限,尚存缺规划、缺人才、缺特色、缺文化、缺产品、缺宣传等不足,在全国各地大搞民俗游的背景下,长此下去,日照民俗旅行很可能被游客定位为低档、无特色民俗游。旅行形象哺育难,巩固更难,日照相关方面理应尽快对日照的民俗游做好规划及其定位,进行资源的整合及其优化升级,打造有别于别家的特色,真正构成自我的强势品牌。 住宿难催生全国比较渔家乐民俗游 日照旅行上演“塞翁失马” 前不久,山东日照很多地方纷纷上马搞旅行,没想到旅行业增势这么迅猛,跟不上节奏的住宿问题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峰回路转,住宿难题偏又催生出全国比较的渔家乐民俗游……极富戏剧性的山东省日照市的旅行发展历程,活脱脱一出现代版的“塞翁失马”。 游客暴涨暴露住宿软肋 看到各个城市都红红火火搞旅行,拥有“东方太阳城”之称、起到非常好生态特色及其文化底蕴的海滨城市日照坐不住了,包装、开发、推介,全市从上到下全民搞旅行。结果,从1999年开始,日照的旅行从无到有,快速火了起来,每年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递增,今年1-九月份,该市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666.0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4%,旅行收入37.77亿元,同比增长了67%。非常是今年“十一”黄金周,该市共接待游客53.1万人次,实现旅行收入9601万元,同比区别增长23.5%及其36%,在山东省区别排第4位及其第1位,浮来山景区接待游客量甚至比去年增长了336%,成为国内旅行增幅奇迹。 (记者 孙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