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去蓟县盘山的时候就听人们说过盘山“步步有景”,名胜古迹遍布。我初始一直不相信,直到后来真的去了那里,亲眼历览了那里的风景名胜,我才真正的相信人们所说的那些赞叹的话。 据康熙年间《盘山志》记载,盘山名胜计有十峰、八岭、三盘、五台、八峪、九岩、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淀、八泉、三井、五桥、四沟、二潭、五地、一塘、百余座塔(三座佛塔,百余座僧骨塔)、四亭、二轩、七十二寺、庙、庵。共有景点数百处。 至于自然景观,如奇峰怪石、崖洞、古树、瀑布、泉池等等,更是历历在目。按照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遮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怪石嵯峨,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是为水胜。统称三盘胜境。 入胜——游人刚刚步入山门,到“入胜”景点,壁壁题刻便迎面而至。“入胜”为荣禄手书。荣禄,字仲华,清朝末年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入胜,寓意已进入佛教净地。它源于古诗“山色葱茏入胜境,空谷低回溪流声。” 元宝石——在东西浮青岭之间山谷中,两边是险峻的陡壁,清秀的峰峦,涧谷中弯曲的小溪,清流湍急。当道横卧一石,长数丈,高丈余,上宽下窄,形同元宝。名元宝石,上镌“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古檀宁椿。”“古檀”是现在的密云。“宁椿”是名字。古密云县的一位举人经过这里,被盘山的美景吸引住了,他想用一句话来概括盘山的胜景,于是他便借用了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句,他看到盘山松树长势奇特,岩石形状怪异。因而在这里留下了“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南为傅增湘先生留下的石刻,傅增湘为清末光绪皇帝的启蒙老师,中国商务印书馆的0任馆长,曾与周学渊、江庸、邢端、周肇祥三游盘山,并写下了《游盘山专号》三卷,为研究盘山历史提供了帮助。 其实,上面所说的这些仅仅是盘山很多风景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一些景观,我们在下一篇文中再较详细地叙述。好了,就先到这里吧!朋友们,改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