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宣言

来源:未知 方晶晶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1日 09:10:00 点击:

 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从国际范围来看,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在城市化最初的躁动之后,到乡村去旅游就成为城市居民暂时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真正作为产业领域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新技术革命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发达国家均进入高度城市化发展期,城市化水平由二战前的平均40%上升到80%,与此同时,回归田园生活也成为一种潮流,乡村旅游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

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早期主要形态的“农家乐”在成都诞生。历经2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成都、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领域。据统计,中国大约有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地区;中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5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在发展地域上,形成了成都、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在空间布局方面,形成了城区依托、景区依托、交通依托、独立目的地等不同模式;在产品开发方面,形成了农村生活体验、古村镇、乡村旅馆、乡村休闲度假、民俗节庆、农业园区等诸多类型;在投融资方面,形成了政府、企业、银行、外资、集体、个人等一起上的良好局面;在行业管理方面,日益向着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发展。

乡村旅游在旅游的所有业态中发展空间比较大,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贴的最紧,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多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地就业、调整和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愉悦城乡居民和加强城乡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战略性机遇,同时也凝聚了城乡居民和旅游业界的更大期盼,被赋予更大的历史责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公众假日、休息日、带薪休假等闲暇时间趋近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旅游消费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回归乡村、享受悠闲生活将成为人们内心的普遍诉求。

高速交通、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对于传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以田园城市等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化,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化,可望成为更多的选择,乡村旅游处于其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关注和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重点,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业升级和农村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乡村旅游发展有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近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旅游业也正朝着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稳步推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2010年,我国旅游业竞争力从4年前的全球第62位上升到第39位。乡村旅游是全球旅游业共同关注的领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传统上的农业大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有责任促进本国乡村旅游发展,为本国乃至全球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值此“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了乡村旅游发展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未来,为了乡村旅游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聚集在农家乐的发源地——成都,共同倡议:

1. 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促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入点,作为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抓手,作为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2.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是每个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财政、税收、土地、工商、金融等相应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旅游、农业、建设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交通、电信、电力、给排水以及文体娱乐等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地区的延伸,实现基本公务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输送和培养。

3.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将环境的保护和优化作为第一要务。致力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大力提升社会人文环境,着手推动“乡村旅游,诗意居住”,为城乡居民提供共同的良好人居环境。合理规划利用,积极采用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乡村资源的永续利用。

4. 妥善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乡村的存在让城市更美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致力于挖掘乡村存在的价值,推动城市田园化发展,推动特色城镇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继续推进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推动远郊和偏远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对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

5. 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乡村的布局和发展,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乡村地区发展的战略引擎。

6. 尊重乡村传统文明和当地居民的利益。乡村旅游的开发和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要尊重当地传统文明,保障当地居民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保障本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优先权利,积极培养当地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前期可以承担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从一开始就要致力于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自主化和组织化程度。支持合作社等多种组织方式发展。

7.积极提升乡村旅游的现代性。贫穷和落后不是乡村旅游应当依托的资源,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乡村旅游,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运用,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打开乡村文明之窗,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城乡交流,包括旅游的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乡村地区的传播,推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共同繁荣。

8.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改革创新。支持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创新,支持新兴业态发展,积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乡村人口聚居程度的适当提高,支持探索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乡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加强乡村旅游分类指导,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化进程。

9. 加强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交流合作。积极打造交流平台,不断丰富合作模式,立足中国实际,共同探索新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加强地区和国际间交往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传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的乡村。

此时此刻,成都乡村地区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我们聚集在此,共同谋划乡村旅游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可谓适得其时。展望不久的将来,一个年接待人次超过10亿次的、城乡一体的、和幸福生活紧密相连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好局面,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还不错
(0)
0%
不怎样
(0)
0%
感谢您阅读: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宣言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