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经营门槛及其成本较低的特点吸引了相当多农户投身其中。日前浙江省内的农家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座落于城市近郊,服务项目以餐饮为主。比如杭州的梅家坞,以“有机茶+农家菜”的形式吸引顾客;一类座落于山区,以度假及其疗养为主,如安吉、磐安等地;还有一类座落于景区沿线,以长兴、遂昌等为代表,往往结合了餐饮及其住宿,周末人数显然增加,自驾游占到很大比例。 鉴于土地政策的制约,中国的农家乐很难走国外农庄的发展路子,比较可行的是参考国内较为成功的案例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农家乐的发源地,四川成都的“五朵金花”,从政策的设计,到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到营销策划都很的成功。 近些年以来,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农村旅行在浙江悄然兴起。这一新兴休闲方法不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估计的。在全省范围内,安吉主推“漂亮乡村”,磐安主打“管头模式”,遂昌建设“遂昌公社”,庆元打造“浙闽古道”等等,各地发展适当自我条件的特色品牌,处处开花。 第1点 成立合作社 我认为农家乐未来提高的0步,就是成立合作社。农民在共同干活,通过分工合作提高效益,原来个体户的农家乐模式将会淘汰。磐安县的乌石农家乐就很好,制造了一种“管头模式”。即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接团分客,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结账――“四统一”治理模式。“四统一”使农家乐从无序竞争转为有序发展。农民经营农家乐就需要一个这样的农家乐服务中心,由于农民无法直接去市场营销。我感觉“管头模式”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四统一”提高到“五统一”,即吃“大锅饭”,做统一的餐饮。 第2点 创新各种模式 同时,浙江省农家乐的发展还需要一些创新。例如日前的联众公司,将农民的宅基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一层楼给农民居住,二至五层交给企业,出租给居民30年。这样的模式非常适当较穷的山村。还有一种模式,即村里成立旅行合作社,聚集大家,社区主导,这种旅行模式,我们称作“聚众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近些年以来推行“下山移民”政策,造就了一批闲置的村庄。闲置村庄通常海拔较高,环境优美,虽然基础设施不到位,不适合村民居住,但适当引进工商资本,开发成为旅行度假村。例如莫干山的“洋家乐”,广东兰昆山的龙江旅馆,这些新类型的农家乐都带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第3点 打造区域精品 旅行追求的是氛围。农家乐应当营造氛围,回归旅行的本质,即体验。未来的山区农家乐,需要建立区域的精品区块。例如安吉,做成连片的集群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环境及其氛围。例如内部道路的景观,区块入口的标志,路牌的统一,旅行公交的开通。日前我省农家乐十分需要建立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精品区块。 还有,近郊的农家乐与山区不同,近郊农家乐直接对应城市市民的平常消费。近郊农家乐需要做大做精,做成娱乐综合精品体。假如地方政府保证这方面的建设用地,相信接下来几年,近郊农家乐会有相当大的提高。 第4点 擦亮公共品牌 农家乐是一项需要政府来宣传营销的产业,地方政府要把农家乐作为区域公共品牌来运作。什么叫区域公共品牌呢?例如西湖龙井,靠农民生产,政府营销宣传,企业经营,成为中国0号茶叶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往往及其农产品是深度挂钩的,农产品都起到地域性,是带不走的产品,同时又是分散生产。农家乐作为区域公共品牌来运作,是政府帮助农民致富的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