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白水涧景区去年新增了冲浪漂流等娱乐项目,吸引了客流,也带动了农家乐生意。村里踊跃引导及其扶持农家乐发展,去年成立了农家乐协会,通过协会治理的形式,增进完善农家乐卫生、食宿标准、消防安全,及时协调处理景区与农户之间的矛盾,营造一个美满共荣的发展环境。日前,该村有22家农家乐,还有五六户人家正在建房,准备开办农家乐,规模基本都在20多个房间以上。 “今年,不管是景区,还是农家乐,客流量同比都增加了30%以上。”景区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指南村今年创建精品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项目的建设。如今,村里有了停车场,有了绿化带,还造了两个歇息的凉亭。村道整洁了,娱乐设施具备了,客人迫不及待地都来了,小汽车、自驾车在村道上排成了一条龙。 在临安开店的三金是指南村人,她告诉记者,七八年前,她及其婆婆曾开过农家乐,还印了名片,叫“好婆媳山庄”,那时村里农家乐还没兴起,凭着婆婆一手厨艺,引来了一些客人。“我们接待的都是省内的知名画家,秋季老家的红枫及其黄银杏引来画家及其摄影家采风,我当时也接触了那些画家,还留了他们的墨宝。后来因婆婆身体不好,农家乐就停了。”说起这段经历,三金既自豪又可惜。 现在精品村的创建,让三金看到了希望。“现在,很多村民拭目以待,准备朝着农家乐发展。假如精品村建成了,农家乐生意肯定火曝,到时不仅劳动力有了安排,村民的生活也更加富裕了。” 上周五,白水涧村奚氏山庄,大堂内4张圆桌坐满了客人,老板奚陈发忙得团团转,频繁地接着电话,其中一个电话是同村另一户农家乐床位不够,要求“支援”。 奚陈发是白水涧村村委委员、农家乐协会会长,也是该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客人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底,他将床位从40个增加到70个,周末还是每天爆满。 白水涧村去年成功创建旅行特色村,奚陈发感触颇深:以前,因为环保没跟上,溪坑两边枝枝丫丫上,挂满了白色垃圾。现在,村子整洁美丽,溪水清洌,两岸青葱一片,白色垃圾踪迹不再。 采访间隙,一位穿着时髦的台湾女士凑上来。她说0次来临安,也是0次体验农家乐,跟台湾风格全部不一样,很有特色,非常是农家菜,滋味真不错。 还有一位上海的退休“候鸟”,每年都要来这里住几个月,由于性格因素,尽管及其女主人间或有摩擦,但照样每年都来,“赶都赶不走。”奚陈发开玩笑地说。 村主任陈土森向记者推荐说,特色村创建给白水涧村的农家乐带来了提高发展的非常好契机。按照创建要求,去年,泉坑、立塔、姜村三个自然村建起了300多立方的污水池,实施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家家户户的污水接入总管后再到污水池进行净化处理。一些分散的农户,几家联合建小型处理池,按照标准净化污水。这样一来,农家乐的污染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为可连续发展制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