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农家乐应当体现在一个‘乐’字上,除了赏风景、尝美食,最重要的是让游客体验与城市里不一样的渔家农家乐趣。 ”市渔农办主任刘嫔珺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渔农家乐发展的道路。刘嫔珺建议各位经营户,在整合当地自然景观、挖掘当地传统美食的同时,应当把跳蚤舞、渔歌号子、渔民画等民间民俗文化或是起到地方特色的演艺、节庆及其工艺品等文化旅行产品融入到渔农家乐中,探究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旅行。 另外,由于消防安全不过关,审批文件不可以批;从业人员短缺经营治理知识,服务不规范;旅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原因也制约着渔农家乐的发展。 “今年市政府已出台相关文件,将加大对渔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经营户的难题。 ”刘嫔珺说,今年我市继续增加渔农家乐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用水用电费用优惠;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治理、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加强监管,将其做强、做精;旅行、工商、文化等部门构成合力,做好指导治理。“另外,我们还鼓舞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到渔农家乐。” 天气晴好,到郊外观花赏景,顺便找个渔家乐农家乐钓钓鱼、吃吃土菜,很多居民双休日已爱上了这种休闲的方法。于是,渔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长满了我市的乡村效外。然而,渔农家乐火热的背后也正遭遇着种种成长的烦恼。在目前举办的全市渔农家乐工作座谈会上,诸多发展难题浮出水面。 今年1-六月,我市渔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25.7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16亿元,区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及其8.3%。 这亮眼的数据体现出游客们对渔农家乐的钟爱,渔农家乐已成为我市休闲旅行的新亮点。据市渔农办相关负责人推荐,日前全市共有渔农家乐经营户(点)1199家,休闲旅行村(点)98个,直接从业人员4799人。 然而,滚烫的数据却不可以遮住背后的无奈。座谈会上,很多渔农家乐经营户坦言,渔农家乐经营看上去很“美”,投入却无止境,想要维持生存并不容易,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缺少一股“土味”。 据悉,我市大多数渔农家乐的经营方法是刨块菜地、挖个鱼塘,做几道“特色”菜了事,并且菜品大多都沿用一般餐馆、饭店的菜系,短缺特色及其真正的土菜,并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还有很多渔农家乐虽打着“渔家”“农家”的招牌,但是无论从建筑外形上看、还是从菜色品种上看,都跟市区饭店没大分别。“实际上在渔农家乐,除了吃饭、打牌、钓鱼,也很少能找到有特色的娱乐休闲项目。 ”一渔农家乐经营户向记者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