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名将之花”陨落的那个黄土岭,是距离衢州中心城区30余公里之处的一个一般小山村,她由于成功发展农家乐而被世人所熟知。 既无大都市居民休闲的连续客源优势,也无5A级景区过境观光客的强大食宿需求,黄土岭一样跳起来摘取了“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农家乐十佳精品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等诸多桂冠,其成功意义的典型性不言自喻;没有自吹自擂的“最”式营销口号,仅凭“农家屋、高山菜、小气候、原生态”几句朴实的话语,触动了都市人最柔软的心房,使得黄土岭从最初的“路边店”式农家餐饮,快速发展成为周边城市市民的平常休闲之处,再一跃成为上海居民的乡村养老基地。黄土岭农家乐转型升级的成长步伐坚实而有力! 黄土岭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一帮信念坚定、孜孜以求的带头人的不懈努力,但她成功背后更多的计谋值得我们去挖掘! “去年一年我们‘山里人家’农家乐毛收入有50多万哩。”今年55岁的罗文金是黄土岭村0批办起农家乐的农户之一,他说,曾经几毛一斤的毛竹和数量不多的高山蔬菜就是他们一家人的所有收入。 2005年,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罗文金把自家的老屋修葺一新,整出两个客房,再添置几张饭桌,‘山里人家’农家乐正式挂牌营业。“那时候,什么叫农家乐我们都还弄明白呢,就怕没生意。”老罗回顾当年。 没想到,在政府的宣传推介下,开业后,家里的饭桌就如流水席般,一波刚走一波又来,老两口忙得不可开交。 2007年,为了提高接待能力,老罗在家门前搭建了一个大凉亭,还把在杭州当理发师的儿子喊回家帮把手。 2010年,眼看着狭窄的老屋再也不可以容纳越来越增多的游客,老罗投入100多万元,原地盖起了占地一座200多平米的3层楼房,并进行了精心的装修。现在,他的“山里人家”拥有21个标间,同时能够容纳10桌人吃饭。接待能力的提高和住房环境的改善,让老罗家多了很多回头客,收入也是翻了好几番。“今年夏季,60多位上海老太太自发组团从上海坐火车来衢州,就是我儿子包车前去接过来的。”老罗眉飞色舞。 如今,黄土岭村已有农家乐25家,其中7家营造了不同特色的小景观,不但为原本古朴的村庄增添了很多景色,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家乐的内涵。2007年,投资2000多万的龙潭山庄也在黄土岭村落户,山庄以四星级宾馆标准配备设施,集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七里农家的又一特色。在七里乡原生态、小气候的环境优势下,黄土岭村在同类农家乐中慢慢呈现出不同的品质,成为农家乐旅游的精品村。
黄土岭农家乐能有今天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民发展理念转变是分不开的。2004年以前,黄土岭村还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为了爱护环境,村里的土法造纸厂被迫关闭。僻静的地理位置、毛竹无销路、高山蔬菜效益不佳、外出务工钱难赚……农村怎么样脱贫,农民怎样致富,成了当时七里乡党委政府的重要难题。 2004年下半年以来,七里乡党委政府在经过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后指出一条金光闪闪的路子:用生态换钱袋,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决定在黄土岭村试点搞农家乐。搞农家乐的决定,猛的在黄土岭村炸开了锅,一片反对和质疑之声。村民罗全富回顾说,那时候村里的人都往城里跑,村里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领导做他思想工作的时候他曾经反问,一年有没有100名游客。 为了能够把农家乐办起来,乡政府对0批办农家乐的农户实行经济补助,乡干部走村访户一遍遍地反反复复地做工作。终于,在2005年“五一黄金周”,0批6户农户经过简单的装修开始经营农家乐,意想不到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打破了这个山村的落寞,6户农家乐家家爆满,罗全富家里准备的7天的菜两天就吃完了……“五一”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农家乐”了,紧接着第二批“农家乐”国庆节开张,一批在外出务工人员也回村办起了“农家乐”。黄土岭村就这样一步步地火起来了,知名度接连不断扩大。 农家乐办起来了,怎样接连不断满足游客对环境、交通和食宿卫生安全的要求是对经营者的考验。2005年开始,黄土岭村先后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用于村庄软、硬件设施建设。起到山区古村落特色的村口牌楼、廊桥、健身游步道、农家乐展示厅、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景点的建成,和蔬菜采摘、磨豆腐、打年糕等农事活动的举办,深受旅游者欢迎。 除了设施的建设,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举行,更让“七里农家”声名远播。2005年,乡政府开展中国美院社会实践活动、七里农家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使“七里农家”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人群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力。2006年,黄土岭村先后成功举行了衢州市农家乐现场会、浙江省农家乐现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七里黄土岭村农家乐的知名度。2011年,乡里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七里家宴”农家菜评选活动,选出15道菜肴入选七里家宴,并制作宣传册,发放荣誉奖牌,对七里乡农家乐的特色菜肴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去年,黄土岭村接待游客31.73万人次,营业额达1202.95万元。如今,黄土岭俨然已成为本地以及周边城市节假日的休闲旅游胜地,更是上海等大城市老年游客常年休闲养生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