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浦镇八都岕景区整治提高工程全面启动,推动八都岕旅游由粗放式向纵深化、全域化发展,涉及小柏线改造提高,沿线房屋立面、庭院改造,八都堰水利景观工程,文体中心,银杏长廊自然风景区……八都岕景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古银杏文化旅游节的来到。而在整体提高的同时,八都岕景区里的一家家农家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风格各异提高软实力与管理 景区档次提高了,景区内的农家乐自然不能停留在原地。“我们的目标是把农家乐都升级成民宿,规格、管理、服务都要上一个台阶。”小浦镇生态旅游办工作人员蔡丽霞说。八都岕景区内民宿仅有9家,剩余的41家均为农家乐。证照不齐全、服务不规范、特色不鲜明,这些农家乐已经跟不上景区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规划。于是,小浦镇在全面推动景区建设的同时,对景区内的农家乐也进行了全面提高。 走进杨岭自然村,园中园民宿宽敞大气的大门映入眼帘。木质的牌匾上用遒劲的书法写着民宿的名字。进入一楼的厅堂,各式各样的树根、木头家具琳琅满目,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让整间屋子别有一番风味。蒋勇强是这间民宿的主人,他说,自从把自家的房子打造成民宿,就在这方面没少动脑筋。“一家一特色,仅仅实用自己的不同之处才能够吸引顾客留下来。之前偶然间在山里看到一个造型别致的树根,瞬间有了灵感,就干脆所有的物品都从山上去寻来。”蒋勇强说到这儿笑了,“这样还花不了几个钱,不但特色有了,而且成本降了。” 园中园民宿旁是竹杏苑民宿,吴千花是这家民宿的经营业主,人如其名,经营业主酷爱种花。民宿的庭院别致、典雅,种着不同品种的鲜花,还伴有小桥流水的景观,透着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吴千花介绍,店里原本的前台全是瓷砖的,橱窗里放的是酒水和饮料,看上去像是一个酒店的大堂。现在前台用带有纹理的木板装饰,橱窗里放着从亲戚朋友的老宅那收来的老物件,每一件都透露着沧桑的历史感。 除了软装更“民宿”外,管理的水平和标准也需要提上来。比如“禁止吸烟”“安全出口”等标识标语需要张贴在显眼的位置,需要预留无烟房、安装窗户限位装置……出于更高层次的安全考虑,这次所有在提高之列的农家乐都纷纷在前台安装了人脸识别仪,与公安系统联网,同时也方便一些忘带身份证的旅客直接刷脸入住。 注重细节村民动手DIY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正好碰到蒋勇强在自家院子门口制作一把木头椅子,制作椅子的原用料是一根山上拾来的树桩。“椅子的高度和舒适度都有讲究。”蒋勇强研究人体工学,一点点地打磨每一处细节以求完美。 像蒋勇强一样追求完美的还有90后姑娘蒋燕。蒋燕是杏悦府民宿经营业主的儿媳妇,最近两三天专门请了几天假帮公公婆婆布置民宿里的软装和挂饰。“我给我们家民宿的定义就是‘小清新’,走的是文艺范儿。当时有想过网上直接购买一些装饰品,但思来想去感觉还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不然拿什么来留住顾客呢。”
于是,从来没学过手工的蒋燕自己购买了棉线、纽扣、钢丝等原用料,开始捣鼓起来。短短十几天,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装饰品被挂上了墙头,有的是带有渐变色彩的挂毯,有的是用松果串成的照片架,有的是用纽扣作画的工艺品,件件独一无二,包含着主人对这家民宿的定位和理解。“民宿和农家乐是不一样的,农家乐更多的是体现在基本需求,有铺睡、有饭吃;而选择预订民宿的顾客品位和档次则要高相当多,所以我在每个房间的床头柜上都放了一本书,这些书都是我精心挑选过适宜夜读的书籍。”
土专家“坐镇”分享经验和做法
在八都岕景区里,有9家去年就已经建成的民宿。这9家民宿的经营业主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经过统一培训、精心规划、专业建造,建成的民宿成为一批示范型样板,分别获得四星和五星的荣誉。顺理成章地,这9家民宿的经营业主成了这次农家乐提高的“土专家”。蒋一天就是当中一名“土专家”,他坦言,还没到旅游旺季,他却因为其他农家乐经营业主的提高工程忙得不可开交。
蒋一天是望雅千怡民宿的经营业主,同时也是小浦镇旅游协会的秘书长,比别人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政府花了大气力丰富八都岕景区的业态,我们作为当中重要的一环当然不能懈怠,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让游客不光为风景留,也为民宿留。”
农家乐的经营业主们经常会邀请蒋一天帮他们出谋划策,小到一个灯泡的颜色,大到民宿的取名,只要蒋一天有空,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忙。“布置民宿其实不难,如果能够让游客在这上面多停留一秒钟,就是一个成功的改进。”蒋一天和经营业主们耐心地分享心得,“然后再继续推敲,从一秒钟变成两秒、三秒直至让顾客能够过来询问你背后的故事,那就成功了。” 农家乐“变身”民宿,不变的是初心和用心,多的是细节和人性化。小浦原农家乐的经营业主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期待着“变身”后的民宿迎来第一波旅游旺季和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