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们走进漂亮乡村,用眼睛捕捉、用纸笔记录村民们生产生活、拥抱幸福年的鲜活故事,展现安吉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致敬了不起的每一个安吉人。 山川乡马家弄村:欢喜过年上央视 正月初四,央视将镜头瞄准了山川乡马家弄村,直播当地锣鼓竹马闹新春。还是那片青山绿水,还是震天响的威风锣鼓,还是那些熟悉的身影,但大家都乐得从屏幕中去找寻。“看,是奶奶。”“快看,小叔也出镜了。”村里的氛围和蔼温一同飙升,“过年”两字在这天被重新演绎。 得知央视要来直播,村干部赶紧碰了头。时值春节,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确保节目质量,难度颇大。“一方面是人数要操纵,不可以集聚;另一方面是大家又要走亲访友,有的站位可能到不了。”村党总支书记丁爽说,大家立马分头对接,0时间把表演的人员数量和名单敲定,当晚就召集村民训练。 为了做好这场表演,大家都铆足了劲。丁永山是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每日都开着垃圾收运车在整个村庄转。“平常从早上6点到中午11点,中午12点到下午5点,春节期间还要再忙一些。”他说明。可一听要上央视表演,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训练的这些天专门起了早,午休也取消了,就为了能多点时间和大家一同训练。“能上央视,是村子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他非常朴实地说,“全国老百姓都能看到,不可以给村子丢脸。” 威风锣鼓在马家弄村已经有十六年光景。村民也从最初的好奇、围观,到现在打心底将它看成了是村庄文化的一部分。丁爽推荐说,最初,威风锣鼓表演“外来味”很浓,初尝初试,村民们感兴趣的也不多。首批队员有一百余人,但平均年纪接近60岁。因为当时县内这类表演形式少,威风锣鼓队逐渐敲出了名气。跟随村里漂亮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马家弄对它进行重新审视,并着手提高工作。“0次是2010年,注入了竹文化,打造了竹鼓,让锣鼓更有安吉味。第二次是2018年,返乡青年多了,我们重新编了队、扩大了队伍,队员现在平均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丁爽推荐,考虑到云上草原强大的引流能力,2021年,马家弄村计划要发展夜光经济,通过威风锣鼓等文化表演,把更多顾客留下来。 梁思就是返乡创业青年。三十岁的她由于看中家乡的自然资源,回乡办起了民宿。这个春节,她和父母所有都参加了表演。虽说在款待顾客时还要挤出时间训练挺累,但她却感觉故意义。“有文化的地方才有魅力,能吸引更多顾客来。”她说。 天荒坪镇大溪村:春节回家路更畅 这个牛年,天荒坪镇大溪村翁维申84岁了。小辈们纷纷开着车、拎着礼物到山上来探望。许久不见的亲友们见上了面,道不完的喜、说不完的话,家里暖意融融。“前段时间上来不方便,再加上工作忙,有段时间没来看看了。幸好隧道通车了。”小辈们说。 大溪隧道是天荒坪到大溪的0通道,这条隧道既是老百姓出行的便道,也是大溪乡村发展的要道。考虑到建设时间早、砌筑技术有限,去年十一月,交通部门启动了封闭施工。长达三个月时间里,村民们都借道天建公司内部道路通行。 村党总支书陈军推荐,大溪村是安吉最早的农家乐村,全村有280多家农家乐,还有藏龙百瀑、大溪漂流、九龙峡白茶谷三个景区,平日里隧道里的旅游大巴、私家车往来不停。长龙山电站、云上草原施工也都会绕行这条隧道。 “我们旺季时期每日住宿人次超过5000人次,餐饮人次超过20000人次。”他说,大溪村到临安仅仅有46公里,孝丰、天荒坪、上墅、灵峰等乡镇(街道)的老百姓都会挑选这条道路来回临安,还有很多省际汽车也会从这里经过。封闭施工,景区和农家乐基本闭门谢客,村民的汽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后,没有必要的事情就不出门。这段时间里,整个村子都有些“冷清”。 “理解。”村民谭诗颖说,从隧道投入使用到现在,自我一直见证着它效果的发挥,也一样见证着它慢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因改造提高工程征询大家意见时,她和家人很快就表明了允许。“现在好了,这三个月的封闭换来以后长久的安全畅通,值得。”她说。 还有村民趁着封闭施工,对自家农家乐实施了改造提高。大自然饭店的经营业主陈美苹说明说,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发展,不但美化了庭院,也增加了很多功效设施。“路畅了,来的人更多,我们买卖也会更好。”她说。 孝丰镇潴口溪村:游客纷至年味浓 白墙灰瓦,古风式的圆拱桥横跨于一池荷塘之上;道路两旁,大红的灯笼、喜庆的彩带高高挂起,这样的潴口溪村,愈发耐看。优雅古朴的民宿里,写春联、贴窗花、蒸年糕……村民和游客们聚在共同体验农事,感受浓浓的年味,好不热闹。 这个座落于孝丰镇西南面的“明星村”,自开展漂亮乡村建设以来,通过实施河道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水利建设等,短短数年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清澈的河水缓缓流经农户的房前屋后。 环境变好了,生态所带来的“绿色效益”可见一斑。今年的春节,潴口溪村湿地公园游人如织,鸭蛋餐厅成了公认的网红打卡地,民宿餐厅订单“爆满”。“以前地势低洼的沼泽地上,鸭棚搭建杂乱,又脏又臭。”村里开民宿的黄经营业主指着门前风景如画的公园笑呵呵地说,村里关停鸭棚,清淤泥种绿植,搭建亲水步道,这一片片水塘就是一道道绝美的风景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外地游客。“春节期间,院子里车都停满了。”他补充。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顾客,村里的民宿主们早作准备,为自家民宿贴上喜庆的春联,挂上大红的灯笼,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游客们在民宿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农家馄饨,和三五好友围着火炉,喝茶聊天,别有一番雅致。 “在这里能够亲身体验到许多传统的过节项目,例如农家乐的经营业主会教我们怎么做板糕、怎么做圆子,这些在平常挺少有机会接触到的,这就叫年味。”来自杭州的游客覃女士说。据悉,为了满足游客的过节需要,好几家民宿还预备了春节家宴套餐,取名“牛气冲天”“金玉满堂”“福星高照”,名头一个比一个吉祥如意。 春节期间,用来弘扬孝文化的孝德馆也成为游客光顾的好去处,让潴口溪的文化氛围也更加浓厚。“带家人来这边不但能够看看好水好风景,还能接受文化上的熏陶,这个春节过得才更故意义。”来自湖州的游客郑赟说。 报福镇石岭村:山沟沟里活动多 “这里有竹海,有峡谷,宜居安逸。”准备返程的杭州游客殷先生说,初二至初五在石岭过年,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自我从来没有在乡下过过年,“挺过瘾,明年会再来石岭过节。” 正月初一一大早,报福镇石岭村村口起就陆陆续续停满了城里来的私家车,一拨又一拨的顾客接踵而至,大家在张灯结彩的村里到农家串门,看特色民居,学糖画,品米酒,体验当地特有的过年文化和过节习俗。一位姓方的温州游客掰着手指头说:“我们一家子午饭到农户家里吃了大灶烘出来的锅巴、农家腌的咸鱼咸肉、自我做的黄金蛋饺、还有刚宰杀烧好的猪肉,这些土菜滋味没话说。” 得益于非常好的生态环境、紧邻浙北大峡谷景区、天目山漂流等区位优势,石岭村的民宿、农家乐发展快速,已经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户收入,石岭村把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发展休闲旅游,鼓舞农户经营民宿、农家乐。这些年,村里大搞漂亮乡村建设,路变宽了,水更清了;道路两旁还种植了迎宾花卉,布置了装饰小品。 春节前,农家乐业主施丽琴一家便早早地开始忙着打扫院落、购置年货。酒坊的角落里堆满了油炸食品、果蔬和干果,红灿灿的“金牛送福”字样的窗花给家里添了浓浓的年味儿。她表明,每年看到有这么多游客慕名而来,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确,在农户们并不懂得利用生态环境来谋发展的早年间,石岭村就是城里人口中俗称的“山沟沟”。 现在,全村已开出125家民宿和农家乐,对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也理解得愈发成熟。“从规模上看,农家乐数量多了,现在慢慢把重心往注重品质和提高档次上靠拢。”施丽琴说,近两年,前前后后共投入了50多万用于改造院内的居住环境,游客的体验感提高了,买卖也就更红火了。 “为了迎新春,村里也早早地就做好了环境清洁工作,文化礼堂和游客中心在春节期间均正常开放,为游客准备了灯笼、丝带、红钱,过年氛围炒得热热的。”石岭村0书记周颖说,2020年,石岭村顺利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在这个基础上,村里还建立了公共服务中心,为游客和当地村民提供更提高的配套服务;春节期间更精心准备了糖画制作、歌舞表演等活动。 据悉,石岭村还注册成立了旅游公司,“待新年正式投入运营后,乡村经营的发展动力会更加强劲。”周颖说。 递铺街道古城村: 百姓看病更方便 “您的血压正常,放心啊,但正月里还是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熬夜。”大年初四下午,递铺街道古城村一村民感觉身体不适,便来到村里的卫生服务站就医。走进一楼的全科诊室后,值班医生为其量了血压,并给出合理的身体调养建议。检查完后,该村民放心地离开了。 春节期间,聚餐的机会增多,身体难免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就近看病医治,古城村卫生服务站每日安排值班医生,开门就诊,为大家提供贴心服务。“正月里来这里看病的人大多是胃不舒服,基本是由于在吃方面没有注意而造成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卫生服务站值班医生说道。 该卫生服务站总投资300多万元,位于安置小区前,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左右,共有3层,一层有输液、药方、全科诊室、中医理疗室和康复室等功效区,二楼是一个健康宣教区,三楼还未正式开放。“原先的村卫生服务站设施不齐全,老百姓看病不太方便。”村党总支书记张康钱说,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接连不断提高,建设新卫生服务站,一方面是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另一方面也是想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最基层。 村民王勤芝这些年一直在外工作,平常很少回家,此次春节回来路过卫生服务站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便走进去参观了一番。“没料到这里设备完善,即可以看病配药,还能做一些简单康复,很方便,老百姓生活在这里很幸福,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她说。 为了做好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卫生服务站进口处还设置了预检分诊区域,张贴温馨提示,并安排人员测量体温。另外,服务站还组建了村级责任医师签约团队。“春节比较特殊,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根据全村百姓已建立的‘健康档案’,安排责任医生入户随诊,确保大家遇到身体问题时,能够0时间得到解决。”张康钱说。 梅溪镇荆湾村: “梦里水乡”面貌新 大年初二,嫁到外地的孙女士回到梅溪镇荆湾村的娘家,刚路过村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清澈的水塘里有一艘渔船雕塑;对面是村里的文化礼堂,呈徽派建筑风格;附近周围新增了一栋建筑,雏形初显;农房的墙面上绘制了乡村美景;村主干道整洁有序。“小时候心中的'梦里水乡'变化很大,风韵渐浓,回乡的心情也更美了。”她笑着说。 村党委书记张利民推荐,该区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区之一,村文化礼堂于2017年建造,共有二层,一楼以展示村情村貌为主,二楼主要作为会务地方,为了凸现特色,将外观设计为徽派风格。跟随漂亮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加上区位优势显然,吸引了杭州客商眼球,将文化礼堂、水塘和民宿项目进行整体打包开发。“民宿分餐饮和住宿,共有20多个房间,接下来,文化礼堂一楼也将改造为民宿的咖啡厅和展厅,三楼改导致健身房。”张利民说,该项目每年估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左右。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些年以来,荆湾村基础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提高,村里启动了沿线农房立面改造、庭院整治、五线下地、河溪景观带提高等工程,建起了彩虹跑堤、党建广场、文化礼堂、民俗文化馆,还修建了沈家大院,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先的“水患村”,摇身一变成为“梦里水乡”,各地投资商纷至沓来,项目建设接二连三,看到乡村发展契机,民宿、农家乐产业慢慢兴起,日前村里已开办了2家民宿,荆溪湾农庄就是其一。“从正月初二开始就忙起来,比较多一天有五六桌,许多顾客吃好饭后再到村里转转,享受休闲游。”农庄经营业主表明。 春节假期,来村里的游客多了,这也让荆湾人对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节后,我们也有新规划和新动作。”张利民说,在建设河边码头基础上,环绕西苕溪做深度开发文章,一手美化村庄环境,一手招引新项目,进一步丰富水乡旅游内涵,把乡村振兴文章做得更美丽,吸引更多游客来荆湾走走、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