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宣传热线:
凉山州是中国比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座落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市民族。全州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首府西昌市座落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及其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寒冷,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天气温度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天气温度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成昆铁路及其川云国道纵贯全境,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织,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不但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构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织,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冰川谷及其岗垄比比皆是,均属难得的科考旅游景观。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雅砻江、安定河等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和屡见不鲜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比比皆是古红壤)。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开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捉供了优越条件。
境内有属大雪山脉南支的锦屏山、牦牛山、鲁南山、小相岭、黄茅埂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木里西部与甘孜州稻城交界的恰朗多吉峰海拔为5958米,为全州最高点。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海拔仅为325水,是全州最低点。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
因为地形的多样性,凉山州内各地都显然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快。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天气温度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
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显然,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及其黄茅埂为界,起到着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与中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在中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及其云南元谋以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天阳光沐浴度假旅游起到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
本页关键词: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