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的经验,发展乡村游需要各部门综合力量的支持。虽然安徽省有过推动农家乐发展的文,但各地没有详细落实的政策,合肥需要出台一个文件,整合土地、税务、工商、环保、卫生等部门,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肥西县旅行局局长汤先新建议。 乡村旅行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挖掘本地乡土特色,另一方面要符合现代城市人的消费理念。部分在肥高校的旅行专家建议,政府应当制造条件对农家乐经营者从游客消费心理、旅行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引导其结合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如板凳龙、门歌、庐剧等开发出新产品,让游客能更真切地体验到农村文化,返璞归真。农家乐经营者全部能够在经营过程中,开发诸如土特产、民俗用品等的旅行纪念品以增加收入。 “除了服务意识、经营思路及其资金瓶颈以外,分散经营也是日前制约农家乐发展的因素。”市旅行局相关人士认为,虽然现在合肥已经在三岗、紫蓬山、大圩等地构成了相对集中、串联成片的农家乐,但仍有很多县区的农家乐景区分布过于分散,这使得景区的交通及供水、供电不方便。要改变这种现状,合肥市乡村旅行必需走集约规模化之路。“集约以外需要个性,0每个县区都能有自我主打的农家乐特色,例如肥西能够以苗木、老母鸡为品牌特色,长丰能够以草莓、吴王文化为品牌特色,肥东能够主打自然山水及其包公文化,庐阳区能够主打三国文化……这样便于游客识别挑选。”孙跃龙认为,未来,在合肥乡村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肥会重点扶持品牌农家乐,那种“一哄而上,一哄而乱,一哄而散”的农家乐经营同质化现象会得到逐步改善。 另外,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还建议,农家乐之所以生存下去依托的是当地的环境,农家乐的经营者一定要主动去保护、美化周边环境,不可以让污水横流的现象破坏了农村原本自然生态的环境;农家乐需要更多资本的介入,也要同意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要加强对农民的哺育及其再教育,部格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见过世面,可鼓舞这部分农民参与乡村旅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