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15年十月二十三日,出事前三天。站在石屋外,姜坚滨抚摸着石屋上几块有色彩的石头——八年前花几万元买的石屋,如今已经是有的租、没的卖的行情。“以前只想着自我休假时,能够来住几天,没想到现在竟然涨得那么厉害。”假如按照70年使用权来算,石屋的“身价”翻了约20倍,而且还在接连不断上涨中。 姜坚滨的动作改变了石屋的命运。几年前,姜坚滨看中了如今海山生活这块区域的石屋,并最后和石屋的产权人反复商议,租了下来。 这些罕有人住的完整石屋保留了时间的印记,更被他看好的,是其本身的生命力和优越条件——五岙里渔港风情浓郁,海面开阔,渔火点点,堤岸逶迤。 姜坚滨浪漫地设想着石屋的未来,并且是野心勃勃的。他计划将石屋群打导致一个高精的民宿、会所、度假村综合体艺术体。在这里,收纳与海相关的艺术品、美食。入住的人能够享受他能提供的最优质的环境。 姜坚滨去过许多农家乐,感觉大部分农家乐都是非常低端的餐饮。实际上,相关乡村休闲旅游的创意,石塘一直走得比较靠前。在石塘半岛南端,还有最早打造渔家乐休闲住宿的流水坑村。 显而易见的,每年“农家乐”、“渔家乐”带给农户不低的收益,还有一些村民对于金钱的短视——他们不情愿再提高服务品质,只爱好赚眼前的钱。触碰到钱之后,这些经营者——农民、渔民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小农意识。 “大多数人只做一次生意,我想做回头客生意。”姜坚滨是生意人,并且足够有勇气——他敢给自我的想法和计划投资。 姜坚滨想把海山生活做大,许多机遇并不成熟——虽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时间,当地的人和前来游玩的人,他们都需要顺其自然地容纳一种新型高端民宿——而不但仅是“农家乐和渔家乐”。现在,流水坑村也学着酝酿一次民宿革新。 海山生活不远处,正在修建沿海绿道,因此,姜坚滨在海山生活的后面铺好暂时的石子路,方便游人行走,他还购买了两辆接送电动车,“都是按高标准去做的。” 姜坚滨听见过一些声音,感觉他的有些设想脱离实际,不可以与当地的消费能力相衔接。不过,他说,自我做过一个摸底,“台州人在消费上一直很大方。”他把消费人群确定为高端商务人士。 姜坚滨认为,对一座石屋而言,开放性、爱护性地使用,才可以使它真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起到不朽的生命力,才可以让它真正迎来第二春。姜坚滨和他的设计师对石屋的设计和改造是小心翼翼的,又是大胆的,除了整体构建没有变,其他能变的几乎都变了。 嵌入石屋的,大多是木质的物件,但又所有保留石屋原有的痕迹,海螺、船木、海鱼、船模,现代的、新鲜的和过去的、古旧的事物穿插于一处。 姜坚滨在海山生活的石屋石壁上挂起了许多照片,大多是属于渔民们的过往印记,相框在墙上列队,被无数来来往往的人们阅览。 这片渔场已然没有昔年的兴旺,姜坚滨也在拾起关于这片百年渔场、渔港的散落过往。他本不熟悉古老渔业运作,但多年的石塘生活,也变得十分熟悉,寄予遥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