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乐流行全国 开创乡村旅游新的形式 “农家乐”叫响之后,这种模式辐射到了川西各地,凡是能提供吃喝休闲的乡村农家迎接招待点,都被称为“农家乐”。这种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形式的“农家乐”旅游,慢慢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和青睐,郫都农家乐也由此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跟随媒体报道,农家乐这种新兴业态导致了全国的关注,多个省市的考察团先后到农科村参观取经,以徐家大院为代表的郫都农家乐则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了神州大地。那个时期,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很快在农科村构成了产业规模,村里70%的农户都搞起了旅游迎接招待;郫都区内农家乐经营户数也曾达到500余家;而从农家乐,还衍生出了渔家乐、牧家乐、羌家乐、藏家乐、彝家乐等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瞄准成都休闲旅游市场,以苗木种植替代粮食耕种,依托特色种植业率先发展“农家乐”旅游,突破传统旅游景区的概念,开创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形式。直到今天,这些不收门票、“不是景区”的乡村旅游点,越来越受到百姓的青睐,成为活跃乡村经济、增进农民增加收入的一大“法宝”。 据悉,为了肯定和表彰郫都农家乐旅游模式对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引领效果,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授予了郫都区农科村。郫都区的农家乐也由此迈出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掀起了中国乡村改革的新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