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植文化元素 农家乐旅游振兴乡村经济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走进成都郫都区农科村,我们看到,村里的农家乐纷纷忙着迎接招待游客,村道旁垂钓、骑马、游园和劳动体验等多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而村里经营的特色小盆景、农科村豆腐干、罗卜干等旅游商品也让游客目不暇接。 “农家风味的菜肴,游客非常爱好,加上村里的好风景,买卖自然差不了!”村主任侯云秀说,现在仅在农科村景区开办农家乐的农户,一年收入少说也有20万元。农家乐成为了当地农民作为创业主体进行就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农家乐不但直接缩小了城乡的收入差距,还推动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提高了乡村的环境质量,全面缩小了城乡差距。”郫都区景区创建增进中心主任兰叶推荐到,1991年,郫都区农民人均收入821元,到了2015年,郫都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了2万元。 怎么样深挖农家乐潜力,引领农家乐产业走向新格局?兰叶介表明,要让文化成为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新载体。 “我们将环绕传统养生,打造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结合传统乡村家宴,为居民开启味蕾体验,并打造农耕文明旅游目的地,为大家留住乡愁。”作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的继承者徐世勇告诉我们,从粮食耕种转向花卉种植、从花卉销售转向农家迎接招待、从一小部分迎接招待转向市场化运作、从粗放经营到规范治理、从口碑相传转向品牌营销……改革开放40年来,郫都农家乐正连续创新。 现在,借助川菜之魂、水韵蜀都、川西林盘的优势旅游发展优势,郫都农家乐不但成了当地有奔头的产业,也让当地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而农科村这座“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也成为了中国漂亮新乡村建设的典范。 |